图片新闻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何慧娟:我是社区流调员,我与时间赛跑

作者:  来源:  添加时间:2022-03-04  分享到:

何慧娟,女,预备党员,37岁,内蒙古乌海人,新华街道新南社区副主任,新华街道新南社区疫情防控指挥工作组副组长。

居民小区是疫情防控“神经末梢”。面对春节过后突如其来呼市、包头、巴彦淖尔的疫情,新南社区流调员发挥不怕吃苦、敢打敢拼的攻坚精神,连续作战,成为疫情防控一道靓丽风景。何慧娟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预备党员,入党誓词烙印我心

虽然何慧娟目前仅是预备党员,但是一直以一名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一个核实的电话通常需要花费十多分钟,有时候一个返乡人员又要打两三个电话核对行程。由于询问行程涉及很多生活隐私,部分被调查者会厌烦被刨根问底,面对这样的场面,何慧娟每次都会细心、耐心地解释,帮她们回忆。遇到需要居家隔离的人员,往往会花费更多的精力细心解释,告知隔离期间注意事项。对于需带走集中隔离的人员,她也冒着风险亲自护送,对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转运管控人员。  

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

面对春节过后来势汹汹的疫情,大量返(抵)乡人员到达乌海,铁路、民航、公路等卡口信息纷至沓来,核实信息、落实管控刻不容缓。何慧娟立即组织全体社区两委和网格员共8人的值班人员,两两一组,流转于密接和次密接的一次次通话,昼夜不舍、步履不停,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明确地将姓名、职业、居住地、主要活动场所、活动轨迹、交通工具等信息详细统计。何慧娟要求:“核实返乡人员的要义在一个‘快’字,要第一时间摸清返回人员的行动轨迹,第一时间落实管控,第一时间进行核酸采集,所以每一个节点都是按分钟来计算,而且一定要精准。”

家人的理解,自己的遗憾

每天不断下发的重点人员名单,让何慧娟的工作经常持续到半夜,“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早已是家常便饭。有时前一秒还在陪老公儿子在外吃饭,下一秒就在回家路上准备打开电脑核对数据。面对缺少陪伴,家里人虽然无奈,却也理解,也很支持,让她可以放开双手全力去工作。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她从无怨言,仔细应对,时常一个人默默加班到深夜。

2月23日,她亲爱的奶奶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去世,恰好是有新冠确诊病例的地方。她再三思考,决定留在工作岗位,这一决定便使她错过了见奶奶的最后一面,也成了她最大的遗憾。

正是有了像何慧娟这样认真严谨对待每一条有关疫情防控信息的基层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工作第一线,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甘心做社区居民平安生活的守护者,牺牲休息时间,才牢牢铸就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为疫情有效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